“近幾年來,我們按照‘分類選拔、梯次培養’的原則,努力打造高素質專業化干部隊伍,以人才服務陜西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,累計向總局輸送領軍人才25人,培養標兵人才436人、各級專業骨干及崗位能手人才1950人。這些專業人才在各自的工作崗位上發光發熱,特別是在服務全省重點項目建設中作出了積極貢獻。”陜西省稅務局黨委書記、局長包東紅表示。
全員參與 凝聚一股力量
“一帶一路”倡議實施,陜西稅務充分發揮各類“高精尖”人才優勢,為外貿企業順利平穩“走出去”貢獻稅務力量。圍繞陜西“十四五”規劃,省、市、區(縣)三級稅務機構與省內高校、科研基地聯合建成“‘一帶一路’稅法研究中心”,積極參與“一帶一路”經濟動態和稅收政策落實效應等課題研究,打造兼具決策、學術與社會三大影響力的高水平稅收創新智庫。參加此項合作的西北大學黨委常委、副校長常江表示:“此項活動有利于實現優勢互補、資源共享,對于構建高校與稅務部門協同育人、共同提升服務社會能力、促進政產學研協同創新服務“一帶一路”發展起到了積極的推動作用”。
此外,陜西稅務還云集全省稅務系統1315名“高精尖”稅務人才,傾力打造“中歐班列稅收服務直通車升級版”,采取“個性+共性”“直通+聯通”“線上+線下”多種方式,探索開展中歐班列相關的供應鏈金融稅收服務,為20戶重點企業“走出去”和6家中歐班列運營企業解難答疑,累計辦理出口退免稅15974.33萬元,助力中歐班列長安號行穩致遠。
全程保障 做優多項服務
陜西稅務根據全省重點項目建設特點,推出“稅務管家”服務制度,選派1215名稅務領導干部擔任“管家顧問”,組建137個重點項目專家涉稅服務團隊,為全省527個省級項目、3945個市縣項目建設提供全過程、全方位、全周期的優質管家式服務,已解決復雜涉稅業務537次,征集并解決重點項目復雜涉稅訴求259條。
2021年將在西安舉辦的十四運會也是陜西稅務持續關注的重點,通過完善《稅收護航“十四運”政策指引》,建立9個稅務專家工作專班、派駐68名稅務人才,開展“一對一”政策服務、“點對點”風險提示,全程在線解答各類涉稅問題69人次,細致做好賽事籌備,確保圓滿成功舉辦。“稅務部門的到來真是‘及時雨’,很好地解答了我們在籌備十四運的過程中遇到的稅務難題,針對大型賽事組織為我們提供‘稅務管家’個性化定制服務,十分貼心!”陜西全運會資源開發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趙劍榮說。
陜西稅務還主動與秦創原簽訂合作服務框架協議,出臺了《支持秦創原創新驅動平臺發展十五條措施》,在全省各地組建稅務專家團隊與入駐企業直連直通,為加速成果轉換、構筑人才高地、優化創新環境提供了強有力的稅務人才支撐。通過組建精通外資企業跨境稅源監控、反避稅業務和應對國際稅收復雜事項等業務的10人專業化、復合型人才團隊,跳出一時一地、一企一戶的服務局限,構建“強化問需服務、集中監控分析、分類分級應對、全程跟蹤問效”四位一體的重點外資企業跨境稅源服務體系,精準推送與其相關的涉稅優惠政策,減免5655.23萬元,助力三星項目帶動電子信息化產業優勢集群。
全力助推 彰顯稅務擔當
陜西省稅務局黨委委員、副局長任征認為:“全省稅務系統充分發揮稅收職能作用,致力于支持打贏脫貧攻堅、助力鄉村振興戰略、拓寬以稅資政思路,積極服務全面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,以更多的付出稅映初心、點亮形象。”
據悉,為持續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,有效銜接鄉村振興戰略,陜西省稅務系統共計派駐97支脫貧攻堅工作隊,316名駐村干部,選派122名優秀干部擔任第一書記,接力脫貧攻堅,蓄力鄉村振興,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奔小康。為充分發揮全國勞模、先進工作者示范引領作用,建立了“勞模創新工作室”,以榜樣力量激發工匠精神,匯聚23名稅務人才力量,共同搭建“零工創客共享服務平臺”,成功被商務部列入深化服務貿易創新發展最佳案例,在全國推廣。
與此同時,陜西稅務還組織骨干人才深度參與晉陜蒙、陜川渝、陜津新省級區域聯合分析團隊,19名稅務人撰寫各類分析報告,累計獲批50余次,為地方黨委政府把握經濟形勢、科學決策提供了重要依據,充分發揮了以稅咨政的職能作用。(來源:央廣網)